采购和营销,在某度意义上说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。前者是把物资买回来,后者是把产品卖出去。计划经济时期,由于物资短缺,企业包括党政部门都把采购作为重中之重。谁要能把物资、尤其是计划内的物资买回来,那就是“英雄好汉”。改革开放以后,尤其是进入市场经济以后,由于物资相对丰富,造成了产品积压。销售成了第一要务。不少企业继而提出了“先找厕所、后找食堂”的“以销定产”或“以销定购”的策略。为了能把产品卖出去,先是讲究质量,后又讲究包装,随之是搞好售前、售中、售后服务。再之就是上广告、创品牌、建网络。为了适应形势,又出现了各式各样的营销策略和与之配套的理论。但是,虽然不同的理论都说得神乎其神,最终目的还是把产品卖出去。通过几年的冷静观察,笔者感到今天的营销和当年的采购有许多相通之处。
笔者是“文革”中期走上采购之路的。那时笔者所在的地区物资严重匮乏。从生产资料到生活资料都存在着极大的缺口。连火柴都要凭票供应。外出采购也要冒着极大的风险。一是到处武斗,随时都有卷入的可能。笔者在四川的成都、安徽的芜湖、福建的莆田都经历过战火的洗礼;二是各地的派系很多,你若不熟悉当地的情况随时都有被“请”到“文攻武卫”指挥部的可能;三是因为当时全国性的物资短缺,你如果不采取点特殊措施,根本不可能采购到任何物资;四是当时每天的出差补助费是五角钱,后来“节约闹革命”又减去三分之一,实际每天补助三角三分。五是坐车困难。那时列车上的座位底下,行李架上,列车厕所经常是采购人员的“风水宝地”。六是住宿困难。每到一地下车后的第一要务是飞奔“旅客住宿介绍站”。然后在“现无床位,请耐心等待”的告示前静静地排队。六九年初春,笔者曾在“长江滚滚向东方”的庆“九大”的歌声中,冒着零下十几度的严寒,在哈尔滨车站排了四十多小时,才得到了一个六十多人大房间的上铺。更为头痛的是,当时的政策变化无常,今天是采购英雄,明天就是“挖社会主义墙脚”的蛀虫。所以,人们都称当年的采购员为“五子登科”:即:出差象公子,下车象兔子,办事象孙子,报帐象傻子,运动是个活耙子。因而可以说当年的采购的难度丝毫不亚于今天的营销。
当年许多同行之所以能够成功,今天看来有些东西值得借鉴。
一,那个时期的所谓精神力量。那时要求采购队伍和驻外人员要发杨“五千五万”的精神。即:走千山万水、冒千难万险、吃千辛万苦、费千言万语、想千方百计。假如这种“五千五万”的精神结合当今的营销理论的指导,不说无往而不胜,起码可以大大提高营销的成功率。
二,今天的营销是如何得到市场份额,面对的是经销商或消费者。这就有很大的开拓空间和选择的余地。你只要能得到多数人的认同就能取得营销的成功。而当年的采购则必须打开某个人或几个人的关口。有时候还是“自古华山一条路”,那就成了“一夫当关、万夫莫开”。而当年所用的“把关者”往往又是那些个“软硬不吃”的坚持原则的干部。采购者根本没有选择的余地,其难度就可想而知了。我在北京采购果酒时,开奈之下到车间给他们刷了二十天瓶子才感动上“上帝”。今日之营销可能也需要“诚则灵”的。
三,今天的营销需要建立“营销网络”。但是,这个网络是以经销商或直销对象为目标的。而当年的采购不仅要有业务网络,还必须建立与之配套的吃、住、行网络。否则,真的是“在家千日好、出门处处难”了。
四,当年人们把采购员分为三种类型。一种是能说会道的见面熟,让人感到此人的热情。但是缺乏真诚的态度。久之人们都不愿与其共事了。这种人称为“打生不打熟”;第二种人是性格内向,开始接触比较困难。但是说话真诚,共事厚道。这种人慢慢地与业务单位都能成为朋友。人们称之为“打熟不打生”;还有一种就是“生熟都打”。生人感到他的热情,熟人知道他的厚道。所以,开展业务更能得心应手。今天搞营销的朋友最好能够“生熟都打”,次之也要“打熟不打生”,最好不要成为“打生不打熟”。常言道:吃亏上当只一回。人与人的智商差异是有限的。今天你能把稻草当成金条卖给他,你成了一时的“成功者”,明天他可能不会给你再交往了。再高明的理论和策略生只能骗人一时,不可能骗人一世。
一点与时代不太合拍的陈腐浅见,惹诸位见笑了。
我发现了一个很好的学习网站,里面有很多内容有管理、营销、人力资源、成功学、人际关系等博客讲座!太好了!立即免费注册成为该网站会员,还可以免费学习万集经典课程,快去看看吧:地址:http://bbs.dzsc.com(真诚推荐,并非病毒)
*博客内容为网友个人发布,仅代表博主个人观点,如有侵权请联系工作人员删除。